【基本概括】
全科医学中心成立于2023年12月,中心分支四个病区,2014年11月成立老年医学科,2019年6月全科医学科,2023年12月内科重症监护室,2024年03月成立特需病区,目前住院病房开放床位数116张,正在筹建福苑医养中心,提供“健康养护医”五位一体的医养服务模式。设置床位57张,配备有康复、棋牌、娱乐、就餐等区域。设有全科医学门诊,全科医学教学门诊(MDT门诊),骨质疏松门诊,环境温馨,设施齐全。
【组织构架】
目前全科医学中心共有医护人员38人,主任医师:1人,副主任医师:1人,主治医师:5人,主治中医师:1人,中西医结合主治医师:1人,住院医师:3人,研究生:7人;主管护师:6人,护师:11人,护士:9人。其中中国老年医学会第一届中西医结合委员会委员1人、第三届海峡两岸医药卫生交流协会全科医学分会委员1人、四川省医师协会全科分会委员2人、四川省老年医学会专委会委员3人、四川省老年医学会专委会理事1人、四川省中西医结合学会第一届全科医学专委会常务委员1人、攀枝花市医学会全科专委会第一届主任委员1人、四川省中医药学会老年医学会常务委员1人、四川省基层医疗循证与创新专委会常务委员1人、攀枝花市医学会全科专委会第一届副主任委员1人、攀枝花市医学会老年医学分会副主任委员1人、四川省老年医学会感染性疾病专委会常务委员1人、四川省老年医学会呼吸专委会常务委员1人、四川省中医药协会骨质疏松专委会委员2人、四川省医学会老年医学会感染专委会委员1人、四川省基层医疗循证与创新专委会委员2人、四川省医师协会老年疼痛专委会委员1人、四川省中医药学会老年医学会委员1人、四川省医促会全科医学-社区卫健专委会委员1人、四川老年医学学会内分泌暨糖尿病专委会委员1人、四川省老年学学会老年照护专委会委员1人、攀枝花市老年护理专委会副主任委员1人。
科室诊疗范围包括:
1.常见病:感冒、发热、头痛、腹泻、咳嗽、眩晕、腹痛、支气管炎、肺炎、胃炎、脑梗、心律失常、肾炎、尿路感染、高血脂、痛风等。
2.慢性病:高血压、冠心病、糖尿病、骨质疏松、慢阻肺、哮喘等。
3、日常保健 检查患者的身体状况、监测慢性病、营养建议等。
4、老年综合评估:给予最佳综合治疗方案,指导用药,指导生活方式、运动康复及药物治疗。
5、急、危重病人及疑难杂症:为患者提供相应的应急处理、指导就诊方向。
6、对出院患者进行延伸治疗定期随访患者长期用药情况及患者病情,根据患者情况,及时调整用药,指导调整治疗方案。
【科室特色】
以慢性病、常见病、多发病的整体的、连续性的、综合性的“全人”治疗为特色,全病程的管理服务,实现线上咨询,慢病管理。科学合理的应用各种技术实现常见疾病的早期发现、早期诊断、早期治疗。
主要医疗特色:
1.常见病、多发病的整体综合治疗;
2.症状学为主的未分化疾病的早期诊治;
3.需要长期、连续、综合性服务的已经明确诊疗方案的慢性病患者的规范化诊治;
4.“治未病”与健康管理:重视疾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;倡导未病先防,重视养生,核心理念包括未病先防,既病防变,瘥后防复.健康管理通过控制人们生活方式中的健康危险因素和行为,降低危险因素,维护人体健康。
5、转诊服务:落实分级诊疗。
6、衰弱与临终关怀:老年衰弱评估,疾病终末期人文关怀。
【硬件环境】
医学中心硬件设施齐全,环境舒适,目前开放病床老年医学病区39张,内科重症监护病区4张,全科医学病区51张,特需病区22张,设有大套间、小套间,单人间、双人间、三人间、四人间。配备有肺功能、体外反搏、心电监护仪、除颤仪、无创呼吸机、超声雾化仪、肺-胸膜活检仪、电针、膈肌起搏等医疗设备。
【科研及教育概况】
科研方向:
1.慢性共病基层诊疗路径的研究;
2.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模式的研究;
3.全科医师培训的考核体系研究
4.中药外治法推广应用价值
5.分级诊疗与医联体协同机制
6.慢性病中西医结合联合管理
7.老年综合评估与居家养老模式
教育方向:
1.承担攀枝花学院临床医学院全科课程教育及临床带教;
2.全国全科住院医师及全科助理医师规范化培训;
3.成功申报市级课题3项,省级课题5项,发表SCI及核心期刊论文10余篇。其中SCI收录1篇,提升了中心的科研影响力。涉及全科医学、老年医学等领域,在临床研究和基础研究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。
【人文医疗】
开展基层、社区、养护院健康讲座及义诊服务。
|
|
|
|